怎样寻找满意的实习工作?

怎样寻找满意的实习工作?

1、案例背景

小杨是武汉某知名高校一名大三的工科学生,父母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还有一个姐姐在某普通高校就读,今年毕业。小杨目前打算毕业后直接去工作,所以希望现在能找到一份好的实习工作,以此积累经验,增强自信,提升求职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小杨又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所以内心很焦急,希望能通过咨询尽快弄清楚。

2、收纳面谈

第一次跟小杨的接触是在我们学校的职业咨询室进行的,这是一间封闭且安静的小房间,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两个看上去很舒适、温馨的天蓝色小沙发,外加一个圆形的玻璃小茶几。首次见面,小杨给我的感觉是开朗、大方、很有礼貌的一个女生,但首次接受咨询,难免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为了让双方能更快的建立起互信关系,使交流的氛围更为融洽,我们寒暄了片刻,主要聊些小杨熟悉的方面,比如她所在的学院情况、专业方向及现在的学习情况等。当觉得小杨逐步适应这种一对一的谈话后,我们就慢慢转入了正题。

首先,我就GCDF的从业要求和规定作了一个简要说明,主要申明了保密原则和工作同盟关系,以便小杨能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面对。通过交流了解到,小杨当前的主要烦恼是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实习机会,但又苦于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因而有些无所适从,只能干着急。

她说:“现在很希望能找到一份好实习工作,但我不知道该投什么类型的职位,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而且现在实习很难找,如果泛泛去尝试,也许找到的概率会大一些,但我想还是要尽可能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好奇地问:“你觉得什么样的实习才是好的呢?什么事情才是你喜欢做的呢”?

“好的实习当然是像宝洁、GE、强生这类的知名企业了,而且有了在这些企业的实习机会,以后就算进别的企业也是很容易的,其次就是能让我得到锻炼,能发挥我的能力,让我觉得有成就感吧,至于喜欢做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她回答道。

“那你觉得在这样的企业能发挥你的什么能力呢?”我紧接着问。

“比如说通过交流能让我完成一项任务,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其实我也比较糊涂,也不是很不清楚。”她说。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需要去找一份实习呢?”为了了解她的问题存在了多久,我这样问道。

“这个学期我参加了一个经验交流会,了解到那几个大四的兄长在很牛的公司里实习过,所以都拿到了很牛的offer,并且他们说实习对将来找工作有直接的帮助,我也想在大三暑假能找到一份好的实习。”

另外,小杨还向我吐露了自己的另一个烦恼:上个星期去参加了一个出国实习的面试,本来觉得自己很有优势,也很有自信,但昨天知道自己的面试没有通过,所以很郁闷,同时她也反省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此时,我觉得小杨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模糊,只是在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理性上并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而且似乎存在一些非理性信念,如对好的实习岗位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去澄清。为了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小杨的问题,我对她所陈述的困扰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总结并得到了她的确认:1、对自己的个人职业兴趣、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及价值取向还不太清楚;2、对企业信息的收集不够,对实习岗位了解很少,对岗位需求也不清楚;3、面试的失败使自己很失落。对于前两个问题,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帮助她,但第三个问题我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所以就问小杨:“你刚谈到面试失败是希望我帮你解决什么呢?”她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没什么,只是觉得心里不舒服,跟你说说而已。”此时,我突然想起老师在培训时对我们的特别提示:来询者提出的烦恼不代表就是你要帮他解决的问题。以后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3、规划思路

经过对小杨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后,我们共同确定了规划目标:

1)更好地认识自己;

2)掌握认识职场的途径及方法;

3)制订目标行动计划。

然后,根据目标我们初步确定了交谈。

4、第二次面谈

按照上次收纳面谈的约定,我和小杨又如期来到了职业咨询室开始了第二次的交流。由于先前的沟通已使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所以这次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正题。根据初步制定的计划,我们此次面谈主要是对小杨从兴趣、能力及价值观方面进行个人探索,帮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兴趣探索,采用的评估工具是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该表共有96道题目,对应着六种不同的职业兴趣类型: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每道题目全凭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喜欢、讨厌或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每种选择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2分、1分和0分。最后根据题目的归类来算出每种职业兴趣类型的得分。分值越高,表明受测者越适合从事该职业环境的相关工作,得分最高的项就是其最适合的职业类型;反之,如果在某个类型的得分越低,表明受测者越不适合从事该类型的职业。通过这个测评,可以帮助来询者在择业时尽量避免选择得分最低的职业类型,因为该类型的工作与其自我兴趣相差很远,可能会不利于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并做出成绩。

基于以上这种测评工具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我让小杨尽量按自己的第一感觉去快速地完成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小杨在企业型得分最高,且远远高于其他五种兴趣类型,但在其他的兴趣类型上得分又几乎相等,难道说明小杨是典型的企业型?会不会是对量表中一些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呢?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我没有马上跟她解释各项类型得分和性格组合所代表的含义,而是跟她聊聊平时的兴趣爱好,期望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你平时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周末一般怎么过的?”

——“我喜欢书法、骑自行车、看电影,还有旅行。”

——“能简单说说你喜欢它们的理由吗?”

——“这些都只是我的休闲娱乐爱好。我毛笔字写的还可以,练字的时候可以让我心情变得宁静;骑自行车能让我觉得自由,与大自然很接近,我喜欢一个人骑自行车出去,然后享受风在我脸上吹拂的感觉,然后什么地方都可以去;看电影可以开阔我的视野,碰到好的电影可以提升我的思维深度,让我思考很多东西,我很喜欢思考;旅行也是能开阔视野,而且更真实,喜欢那种在路上的感觉,一个人坐在火车上看着风景,很随性,很自由。”

——“你同学或周围的人对你是怎么评价的?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们觉得我很热爱生活、很浪漫、有点天真,但也有人认为我太浪漫了,不太现实,还有点偏执。”

——“那你认同他们对你的评价吗?”

——“基本认同吧。”

从上面的这些谈话中,我感觉到小杨其实是一个很向往内心自由、追求自我价值的人,而且在她的表述中几次谈到喜欢“一个人”干某某事,而这与企业型的特征是相矛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根据量表的结果来跟小杨作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我把企业型的基本特征和职业特征给小杨作了详细的描述,以便她能与自我进行有效的比较。

企业型基本特征:

1、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支配欲强;

2、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影响、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

3.、该类型的人为人务实,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和地位,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企业型职业特征:

1、该类型的人往往不喜欢那些需要精耕细作的常规性的日常工作,以及长期智力劳动和复杂思维的工作;

2、该类型的人富于冒险、喜欢竞争,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胆略、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工作;

3.、该类型的人适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

4、该类型的人适合经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

听完以上描述,小杨觉得有些地方表达的不够准确,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于是,我们再次进行了辨析。小杨对精力充沛、自信、热情洋溢、富于冒险等比较认同,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有支配愿望,影响别人的欲望也并不强烈,不喜欢与人辩解,也不太喜欢在公众场所发表个人意见和见解。她还特别讲到了自己在大二时推销英语报的实践经历,表明以后再也不会去做推销之类的工作了。在交际方面有兴趣,但还不算擅长。此时,我觉得企业型不能完全代表小杨的职业兴趣类型,于是又依次把其他五个职业类型的特征向她作了简单而直观的描述,让她再选出两个与自己兴趣相近的类型。首先,小杨选择了社会型,认为自己比较喜欢那种和谐互助的氛围,然后又选择了事务型,理由是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责任感、讲究秩序、办事有很高效率、对重要的事情能够耐心谨慎。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的组合,小杨应该是属于ESC型,结合小杨对自己的描述,我们对其兴趣特征进行了如下归纳:

自信、开朗、善良、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喜欢轻松自由的氛围,乐于跟人打交道,有主见,喜欢思考,有责任感,遇事耐心谨慎。

对此,小杨非常认同,觉得这些描述与自己的兴趣特征比较吻合。

做完兴趣探索后,我们便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能力探索。在这个环节,由于没有专业的测评工具,且本人也没有经过正式评估工具操作培训,所以我主要采用了成就故事法,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帮助小杨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放式的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我让小杨在一张白纸上写下10个发生在她生命的不同阶段的成就事件,这种事件可大可小,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不用考虑有没有回报或别人的评价,只要让自己觉得非常有成就、很自豪就可以。五分钟过后,小杨只写出了四件成就事件:

1、在一次面试游戏中,自己所在的小组多次尝试都失败了,最后小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帮助团队取得了成功;

2、大二时,机械设计考了97分,处于班上前列;

3、大三寒假在长江日报社实习期间共发了九篇稿子;

4、在大三参加创业精英训练营的一次小组讨论中,组长突然缺席,自己主动出来维持秩序,并主持讨论,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再给她时间去考虑。就让她依次把这四件事情做了详细的描述,回忆当时的一些情形,重点讲解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克服的、为什么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小杨一一作了说明。通过她的讲述和对一些细节的捕捉,我用几个词语对这几个成就事件进行了描述:

有较好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较强,能吃苦、受得起委屈,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我把这几个词语给小杨重复了一遍,她觉得很认同。

由此,结合兴趣探索和能力探索,我们不难发现,小杨是一个比较自信、有责任感、敢于挑战的人,善于思考,有主见,喜欢和谐融洽的氛围,并乐于为营造这一氛围而做出牺牲和让步。

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价值观探索。由于在前期的预约过程中,助理就已经让小杨做了北森朗途的职业价值观测评,并把报告结果给我了。鉴于此,我就没有再采用其他的评估工具来进行价值观探索了。

北森朗途测评系统用于对广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有效工具之一。它借鉴了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职业锚”理论,又加入了其他几种价值观类型,将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帮助*贡献、审美*艺术等十四种类型,通过考查受试者对代表不同价值追求的多种活动的好恶情况及程度来确定其主导的职业价值观类型,从而为个人选择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系统的参考。

为了再次检验测评结果的有效性,我将得分在15分以上的九种类型分别对小杨作了解释,并让她依次放弃一个,得到的最终结果是在价值取向上,小杨最看重的是社交人脉,其次是成就实现和团队融洽,而这与前面的兴趣探索和能力分析较为一致,表现出来的特征是:

为人善良、开朗,热情,大方,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结交朋友,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喜欢愉快、自然的工作环境,如果能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团队取得成绩或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小杨对此极为赞同,觉得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状态。通过这样的分析,帮助她把以前只能隐约触摸而难以言表的内心感受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来,从而更清晰地认识了自我。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影响支配这一企业型最为典型的特征,在这里只放在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位子,因此与职业兴趣的判断也是比较一致的。

最后,我问小杨对前面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感受,她说: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探索,让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以前也能感觉到一点,但是比较模糊,比较抽象的,现在就觉得很清晰,很具体了。

小结:在兴趣探索中,我们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一方面,由于小杨对外部形势及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是很理性、客观,因此需要详细解释和反复澄清。比如对营销、管理等岗位的职责和内容缺乏基本了解,对领导能力的认识更是存在很大偏差;另一方面,尽管采用了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这一正式评估工具,也得到了看似精确的结果,但实际上与来询者的真实情况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过于依赖测评工具,更不能将测评的结果直接作为来询者的特征认定,只有在掌握足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推敲和确认,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另外,关于信息的获取也不能太发散,要有主线,要有针对性,同时还要做到有效过滤,否则既浪费时间,也容易混淆思路,难以聚焦。在能力探索中,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让小杨写出足够多的成就事件,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所能获取的有效信息很少,难以全面刻画出来询者的能力,只能是盲人摸象,略知一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5、第三次面谈

根据第一次约谈的计划安排,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小杨作职业信息探索。由于小杨平时对企业信息及校园招聘关注很少,所以连一些常见的行业、企业及岗位需求都不知道。鉴于这种情况,我想还是教她一些了解信息的常用方法,然后由她自己去收集和了解,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首先,我让小杨以查找实习招聘信息为突破口来了解企业及岗位信息。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容易获得,比如本校及兄弟高校的就业网、BBS、还有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上都有大量的信息。重点关注跟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招聘信息,然后再有选择地关注一些综合类的实习招聘。在收集信息时,要仔细理解企业的招聘需求,并与自己现有的条件进行比较,在能胜任的前提下再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除了查找实习信息,我还建议小杨跟大四找工作的学长们多交流,从中了解一些本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发展前景,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做一下职业跟随和生涯人物访谈,从而加深对职场的理解和认识。

带着这些任务,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谈话。小杨看上去有点失落,但我鼓励她说:求职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要敢于面对困难,不要有依赖心理,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才能不断提高。

6、后记

根据计划安排,我和小杨原本还有最后一次面谈,但就在面谈的前几天,小杨欣喜地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通过校园招聘会已经找到了一个暑期实习生的机会,自己还比较满意。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我也松了一口气,毕竟职业规划的目的就是帮助来询者解决求职的困扰,助人自助。